26 5月 2014
學習園地-雅典與斯巴達所留下的產物
與雅典(Athens)一同被列為希臘最具代表性的市民城邦(Polis)的斯巴達(Sparta)-因電影<300壯士: 斯巴達的逆襲>使其名聲更為響亮。這部電影改編自「溫泉關戰役」的繪本小說<300>,以斯巴達王列奧尼達(Leonidas)率領三百壯士,與迎面而來的波斯帝國獨立、堅強奮戰為主要故事背景。
斯巴達眾所皆知的最大特徵就是卓越的軍事實力。為了成為勇猛的戰士,從孩子一出生,就受到嚴格的挑選,凡被認為體質不合乎健壯標準兒童便會被棄掉或被迫當奴隸; 唯有被頗為茁壯的孩子才能得到撫養。
一心只以增強國家的軍事為主的斯巴達,唯一被他們認定的貨幣竟然是鐵棒和箭頭,甚至還限制跟外部族人之間的交易。對斯巴達人而言,戰士的精神與傳統的生活方式才是至高無上的; 因此擁有金銀或以相同材質製成的貨幣,則會被認為是相當卑賤的行業。
反之,雅典則積極採納最早發明貨幣同時貿易與商業也十分繁榮之呂底亞的貨幣體系,其結果不只讓雅典從富裕和商業逐漸延伸至思想的變化,也讓社會發展成較為民主社會。諸如我們孰知的哲學、藝術、建築、慶典等,亦即希臘文化(Hellenism)就是在這樣的市場及商業發展的基礎之上所產下的也不為過。
雅典採納「第二個彌賽亞」金錢與繁榮的商業文化
隨著雅典的私有財產制度被確立,藉此打破貴族依據世襲特權壟斷官職的局面,不再以出身而以財產的數量來劃分公民等級,沒有貴族和平民之分。由公民組成的公民大會之成立,為雅典民主社會的發展奠下基礎。
反之對貨幣的流通、市場的構造及民主主義舉旗強烈反對的斯巴達而言,除了戰士之外,再也沒有別的了。斯巴達並沒有像雅典那樣為後代留下哲學、科學、建築、雕刻及法律,唯一留下的也只有「斯巴達式」這個單字而已。
馬太福音25章提到「準備好燈油並迎接到新郎的五個有智慧的童女,以及沒有迎接到的五個愚昧的童女」的故事。十童女的比喻除了讓我們了解在迎接彌賽亞時,必須要擁有的姿態,同時也讓我們了解迎接到彌賽亞與沒有迎接到彌賽亞,這二者之間的命運。沒有迎接到新郎的人無法參加婚宴,如此以悲慘的處境收場。
這樣的比喻在宗教史上,也已經實際透過迎接到耶穌的基督教徒們,以及沒有迎接到的猶太人們其對比的生活,足以證實。這樣的教訓同時也適用在經濟史上。在「第二個彌賽亞」金錢這基礎之上,雅典興起了繁榮的商業文化,反觀斯巴達的歷史性結論,也足以證實。
類似的誤判也曾在我國發生過。舊韓末,興宣大院君實行鎖國政策,排斥西方世界; 非但沒有接受西方的先進文化,反而急於關門自守,導致無法看出時代的脈絡,讓近代化遲延,甚至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如此造成莫大的後果,不是嗎?
迎接到彌賽亞與沒有迎接到的差異?
不只是對個人或對民族,彌賽亞足以改變人類的歷史。能否迎接到彌賽亞的差異,猶如天國與地獄般,其差異是相當大的。若沒有迎接到彌賽亞,就會和歷史上留下「斯巴達式」這樣一個屬肉名稱的斯巴達淪為相同的命運。
雖然有人說「希臘人資賦優異,所以才能創造出如此了不起的文化」,這樣的說法確實沒有根據,無從查證。不過若說到希臘人和其他文明圈的重要差別之一,那就是希臘位於發明貨幣之呂底亞的隔壁。同樣地,與彌賽亞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人不也會得到類似的益處嗎? 人們在這時代所得到的益處,究竟是由誰而來? 現在是必須要深入思考這部分的時機了。